用爱心和智慧点亮心灵的希望
用爱心和智慧点亮心灵的希望
――――问题青少年的成功教育案例
摘要: 作为年轻的班主任,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很棘手的问题:每到开学不久,就会有一些关系生到来,有经验的老班主任通常会不乐意接受这样的学生,而年轻的班主任则常常无法推卸,然而这样的学生常常给班级管理带来很多麻烦。
关键词:关系生 好习惯 教育 耐心
案 例: 高一上学期我接收了一个关系生李川。李川家离校很远,所以在学校附近全托,没有父母在身边,生活变得比较散漫。他父亲是退伍军人,在外地工作,性情比较暴躁,对儿子期望极高;母亲工作稳定,性格比较温和,但由于一直是一个人带小孩,从小过于溺爱,看到小孩总不成器,心情比较急躁。由于李川比较害怕父母知道自己的情况,所以不愿意老师有事就找父母。
第一天,李川妈妈将其领来时,我看见他长的斯文平和,看上去不是会让人讨厌的样子。按工作惯例,当着他妈妈的面,我把班里面的要求讲得很清楚。李川一直点头听讲,说知道了,他妈妈也一直在一旁说要听老师的话。但是看了他的中考成绩,我有预感,他不会让我的教学管理工作轻松起来。
刚开始在班里的人际关系还没有熟络,他表现还是很老实的。但随着时间长了,他以前的不良习惯就开始暴露。俗话说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,他很快和班上的几个吵闹分子混在一起,自习课特别地吵,上课不仅睡觉,还缺交作业等,这让我非常的生气。一开始我就觉得需要严格的规范他的行为,于是很严厉的批评他,每次他表面上总是很认真的接受我批评,但是没过几天又痼疾重返。他的不安分给班里那些蠢蠢欲动的人注入了活力。像这样的学生,大错没有,小错不断,是挑起事端的刺头,我想我一定要以李川为典型做他的工作,要不然,这个班的事务就会陷入一片混乱。
对策一:反复交谈 对于这样的学生,想从学习入手太难,成绩太差起点低,很难增强他的信心。我决定重新给他定要求、定标准。于是我抽出时间找他出来谈心,我问他:“你为何来念高中,而不是选择职高?是被逼的吗?”他说:“我是自愿来地,读高中好一点,读职高没有用。”我说:“谁说没有用,起码可以学到一点技能,像你这样读高中,你觉得有用吗?”他没有说话,一直低着头,我又问:“你初中三年过得怎么样?”他说:“不好,老师父母同学都不喜欢我,因为成绩差,又比较吵。”我说:“你还想老师父母同学不喜欢你吗?”他摇摇头说:“不想。”我继续说:“可是现在你的行为已经让老师失望了,你自己想想,你上课睡觉,不尊重老师;缺交作业,学习态度不端正,老师怎么会喜欢你?自习课吵闹,同学们又怎么会喜欢你?我想没有人会因为你学习差而讨厌你,肯定是你的行为习惯太差。你的父母不知道花了多少心思才把你送到这里来,你总不能再让他们失望吧?读了三年高中后,你应该会有一点收获,不说别的,首先要让自己收获一种习惯,只要你把初中三年的一些陋习改掉一点,那么这三年高中也不会白过,一个好的习惯,将会让你受用一生······”
通过这次谈话及李川反应的态度,我抓住了他心里所在意的重点,不断的给他输入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。这样的交流谈话,我经常有意进行,慢慢的他有了一点好转,但时常还会反复出现小问题。我想这是很正常的,但每次我都及时给他指出来。接着我就从细节给他定要求,上课为了防止他走神或是分心做其他事情,我和他仔细的讨论过后想出了一个新办法,让他尝试站着听课,这样他注意力可以开始变得集中,在课堂上多少可以记住一些东西,遇到难以理解的地方就做笔记记下来;自习课时,我会要求他做一个课前计划,无论他做什么,都要让他有事可干,这样自习课只要让他有事可做,他就不会想着和别的同学聊天了。虽然还会有时不时的出点小差,但这种情况开始变得越来越少。
对策二:转移兴趣 在这期间,我也结合他的情况考虑让他在别的方面学点东西,因为我想,以他的成绩底子和兴趣来说,要想考上合适的大学还是比较困难的,从别的方面着手,也许在将来是一条不错的出路。这时也很巧,在和我的交流中,他告诉我他有了想学声乐的想法,并将来想在这方面有所发展,我想我应该鼓励他,我帮他在网上查一些有关这方面的资料,还帮他找了音乐老师,有了目标以后,他的人明显有了精神动力,学习更积极了。
对策三:给予责任 在我们班委人事调整的时候,他主动提出了要当纪律委员的想法。这是他第一次提出认真的想做好一件事,我决定大胆给他试试,结果发现取得了出乎意料的好效果。其实他也没有用什么很好的办法,只不过他很认真负责,不怕得罪其他同学。刚开始时有一些同学不是很服气他,为了让他能更好的开展工作,我为他在班里作了一些工作,分别找了对他有意见的学生一一谈话了解情况,发现其实大部分的同学觉得他管得很好,但是觉得其成绩较差而不服。我告诉他们,纪律委员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,容易得罪人,我们选一个合格的纪律委员,重要的不是他个人成绩的好坏,而是他对这个工作的认知度和是否认真负责的完成,是否勇于站出来维持班里的纪律。接着我又在班会上公开肯定了他的成绩,树立了他的工作威信,渐渐的大家都接受了他。我对他的公开支持以及他在工作上取得的成绩,让他开始更加自信。
对策四:家庭教育 同时我又想办法在他的家庭环境为他减轻压力,我发现他妈妈望子成龙的心情太急,而且总有过高的期望,一旦达不到她的要求就会在他面前说让他觉得很受打击的话。于是我找他妈妈仔细交流了一番,让李川妈妈认识到:第一,家长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,小孩的教育不能一蹴而就,特别是起步低的小孩,更要有长久的耐心;第二,要有合理地期望,只要小孩取得哪怕很小的一点进步,也要给他肯定,并不断的给他鼓励。
变化: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校—家庭之间的密切配合,李川有较大的进步。由于担任纪律委员的工作,让他建立起了责任心,学习时有了自律,很少缺交作业,即使不能做完,也至少可以做自己会做的习题,上课基本不会睡觉,学习成绩和刚来时有了明显的提高,有了这些不小的进步,我想只要能坚持下去,李川将来还会有更大的进步。
反思:通过这样的教育过程,我对教学工作有了很大的启示。首先,教育学生一定要有耐性心,要知道学生的好习惯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形成的,要改掉坏习惯,也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做得到的,也有可能在改变的过程中出现反复,作为教育工作者,我们要不断的反复提醒教育学生的同时,也要自我注意方法和态度;第二,对不同层次的学生,要求和标准也应该是不一样的。对于一些学习差,破罐子破摔的学生,我们更要首先注重教育他如何做人,成绩的好坏不是学生的全部,健全的人格、认真的责任心、上进的自信心才是学生在以后人生旅途上永远的前进动力,这就是老师之所以教育学生的本质。
上一篇:我用无声的爱——作业评语感化学生
下一篇:与迟到说再见